旅行達人教你看建築(1)-不只是裝飾而已 從公共建築看水、光與人的關係
美化家庭 美化家庭 發表於2015/01/29


圖片提供:朱沛亭
文字:377期SH美化家庭

陽光、空氣、水除了在走進大自然接觸之外,有什麼可能性是透過建築設計,讓人與自然更接近?甚至成為一種生活美學的養份?喜歡到世界各國看建築的朱沛亭設計師推薦四個大玩「光」與「水」遊戲的特色建築,打開你的感官敏銳度,一起去體驗吧!

第一站‧水‧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


為畢爾包帶來很多觀光財的古根漢博物館,由建築師Frank O. Gehry所設計,被喻為建築畢卡索的他,喜歡運用扭曲與不對稱的線條挑戰建築形體,他盡可能的將位在河岸邊的古根漢博物館融入自然景觀中,例如在建築物旁打造大面積的半月形淺水池,讓人錯覺水池是河的一部分,透過人們行走橫跨於水上的橋,感受與自然更親近的距離,水池也成為隱形圍牆,區隔參觀的人潮與動線。除此之外,水池旁不定時的噴出的水霧,創造出奇幻的觸感效果,成為另一種人與水的另類接觸。





第二站‧光‧法國里昂‧高鐵站

位於里昂的高鐵車站,由有結構詩人之稱的西班牙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所設計,造型如一隻臨時降落陸地的大鳥,從窄到寬的弧形玻璃幃幕拉出一道漂亮的空中拋物線,兩側以細細的鋼骨支撐,而這些黑色線條也成為光影構圖的最佳元素。通往月台的長廊,一反傳統的平行骨架,而改為將樑樑交叉重覆排列,透過光線投射到地面,就成了一個個菱形的光影構圖,讓旅客們行走在忽明忽暗的長廊上別有一番樂趣。





第三站‧光‧德國柏林‧猶太紀念館

大部分的建築空間引光,是為了讓空間有明亮、活力的生命力表現,但在柏林的猶太紀念館,卻顛覆了工整的窗戶型式,從戶外看建築物的線形窗戶,每一道都像是一條留在身上的刀疤,十分震懾人心;而當人走在室內時,同樣會感受到不規則線形開窗所引入的微光,襯托出人在空間裡淡淡的哀傷。通往樓上的階梯,建築師以粗細不一的樑交互排列,就像亂刀刺進空間中,刻意讓人產生不安全感,透過這些感官體驗,更加覺醒的融入紀念館的意義。





第四站‧水‧西班牙瓦倫西亞‧科學城天文館

瓦倫西亞的藝術與科學城,原來是一處乾涸的河床,藉由大規模的城市開發興建,希望能像畢爾包一樣重新復甦起來,此外,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以水中之城概念打造,將位在其中的天文館設計成「知識之眼」造型,特別的是,為了能穩住建築物本身的重心,建築師選擇只打造上半部眼睛,下半部則以水面的反射來完成,大面積的淺水池可以降溫、帶來清涼的視覺感,搭配可開闔調節溫度的眼皮,能看見3D放映廳的球形眼珠。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