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設施--力與美的工程智慧2-1
遠足文化 遠足文化 發表於2018/11/11



現代生活的工業神殿

近代臺灣由於清代晚期開始接受工業的洗禮、日本時代政府對殖民地資源的需求,因此一舉邁入大規模的產業開發時代。臺灣人耳熟能詳的五大家族,無論發跡原因為何,其家族命脈全是因為搭上殖產興業列車,透過專賣事業的經濟途徑而興旺起來。也因為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日本時代的專賣事業在戰後幾乎全盤由黨國體系的國營事業接收。因此,臺灣人對於工業化的記憶,如鐵路、製糖、樟腦、菸酒、水利、電信、郵政、石油,幾乎等同公營事業,在追求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國家中極其罕見。

 

戰後的國營事業,在產業轉型的時代變革下,如同眷村文化一般,逐漸成為凋零的記憶,曾經象徵現代化生活的工業遺產也逐步走入歷史。更早邁入產業轉型的歐美,早已警覺到這些見證當代人類生活轉型的廠房機具,若不設法保存,將隨著時代巨輪的滾動而消逝。然而,這些為了生產而產生的空間,並不適用一般人生活的尺度,該如何轉化功能再利用,是文明遺跡是否存續的重要課題。

 

臺灣近十幾年才有將土木設施視為文化資產的觀念。道路、橋梁及水壩等大多做為基礎工程的土木設施,長年以來扮演了為人類服務、讓生活更加便利的角色,注重的是實用價值,美感考量似乎比較少。但其實功能良好的土木設施,多半也擁有優美的造型表現,做為共同歷史記憶的見證,意義也不亞於被當作藝術品看待的建築物。

 

其中,具備經濟產能的設施可歸類為工業遺產(或稱產業遺產),這些設施見證人類從初級產業進入工業革命後技術快速發展,從日常生活到整體環境的各種改變,小至陶、磚、瓦窯與各種產業的生產設備,大至礦區、水源地、氣象站、港口、各類工廠、發電廠等。但在功成身退後,這些設施卻時常遭到閒置、拆除廠房及變賣設備材料的命運。直到近年各種論壇、研討會、工作坊等活動,引進歐美等老牌工業國的保存意識、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論壇與保存運動,才拓展了我們的觀念和視野。

 

台北橋.PNG

連接兩端的橋梁

在眾多土木設施當中,橋梁應該是最為社會大眾所親近、熟悉的一種。雖然橋梁不是建築物,又因其顯著的功能性,在完成任務後時常被拆除,但其中不乏足以做為地標和社會共同記憶的經典作品,其工程技術與藝術價值並不亞於建築。

 

臺北大橋、明治橋

一八八八年,清代臺灣巡撫劉銘傳興建連結三重埔與大稻埕的臺北大橋,原本設計為鐵橋,礙於經費改為木橋鋪設鐵軌, 兩側通行車馬,並可旋開供船隻通行。一八九六年,臺灣總督府進行修繕,並因一八九九年鐵路改線萬華而拆除鐵軌,預計一九二○年重建為鐵骨桁架橋,並於一九二五年完工。其纖細精緻的鐵件帶有濃厚的時代氛圍,是當時畫家創作取景的寵兒,如陳澄波、陳植棋、李石樵和王水金等名家皆曾以此橋入畫,而李石樵參加第一回臺展的作品便題名為《臺北橋》。一九三五年,由周添旺作詞曲的臺語歌〈河邊春夢〉,歌詞「……四邊又寂靜,聽見鳥悲聲,目睭看橋頂,目屎滴胸前。……」所指亦為臺北橋頂。可見臺北橋除了橫跨淡水河肩負運輸之責,也成為藝文地景中的重要地標。但戰後臺北橋鏽蝕日漸嚴重,一九六九年拆除重建為鋼筋混凝土橋。一九八七年公路局決議擴建兩側邊橋,一九九六年完工通車。

 

原文摘自/《紙上明治村二丁目》第六章—土木設施:力與美的工程智慧結晶


好書推薦

(遠足L)紙上明治村2丁目_平面書封.jpg

書名:紙上明治村二丁目—重返台灣經典建築

作者:凌宗魁

繪者:鄭培哲

出版: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0

購書連結:博客來




延伸閱讀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