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設施--力與美的工程智慧2-2
遠足文化 遠足文化 發表於2018/11/13


中山橋.PNG

另一座跨距遠不及臺北橋,但地位同樣重要的明治橋,也是鏤空雕花鐵骨桁架橋,跨越基隆河,肩負連接臺灣神社與參拜道路「敕使街道」的交通任務,由總督府技師十川嘉太郎於一九○一年精心打造。一九三三年在原本的明治橋旁,另外以鋼筋混凝土完成新明治橋,爾後將功成身退的舊橋拆除。新明治橋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線條沉穩的弧拱支撐橋面,拱圈與橋面間設置疏水孔,跨越河面的三個拱圈曲線和疏水孔的垂直線條,構成優美的韻律。每個橋柱上皆安置造型典雅、兼具結構與美觀功能的石燈籠柱,連結臺灣神社前擺滿石燈籠的參拜道;精美的花崗岩扶手欄杆上設置補充夜間照明的鑄鐵路燈,營造神聖的參拜意象。

 

到了戰後,臺灣神社逐步拆除,改建為圓山大飯店,第二代明治橋也改名為中山橋。每逢端午節於基隆河舉行龍舟競賽,龍舟從橋底竄出的畫面總是激動人心。一九六八年隨著交通負荷增加,且中山橋為蔣介石每日從士林官邸前往總統府必經之處,護衛車隊龐大,臺北市政府遂將石燈籠柱、扶手欄杆與路燈敲除,將橋面由兩線道拓寬為四線道。然而,颱風季節基隆河氾濫,中山橋被指為加重滯流的因素,雖然臺大水工試驗所的模擬測量數據顯示橋梁對水位影響有限,但二○○ 二年,馬英九市長任內,臺北市政府在各種考量下仍決定拆除中山橋。後來跨越基隆河的新建橋梁越來越多,但都著重實用機能,再無中山橋那般兼具造型美學與工藝技術的精品。

 

二○○二年拆除中山橋時,市政府承諾將覓地復原重組,但目前被拆卸為四百餘塊的橋體水泥塊,仍靜靜地躺在距離原址不遠處、位於基隆河北岸的再春游泳池中。二○一○年郝龍斌市長時期,臺北舉行花卉博覽會期間,還曾為了進行綠美化,將橋體構材覆蓋帆布、種植人工草皮隱藏。

 

二○一七年柯文哲市長宣稱:「大家都知道中山橋要拼起來是不可能的事,早該開死亡證明。」平心而論,由於拆解橋體時採取截斷鋼筋的工法,重組橋梁除了最困難的選址問題,構造工法的確也是嚴峻挑戰,但這在技術史上並非無前例,前提是必須有維護文化資產的觀念,將這些困難視如挖隧道、築水壩一般,挑戰技術關卡的土木成就。反之,若只想「咚咚咚把它敲走;不如就趁哪次颱風夜黑風高,用淹水還什麼理由,把中山橋處理掉。」無疑反映了面對歷史記憶及政治承諾的輕忽怠慢。所幸市長的說法尚未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通過,期待市府團隊持續不懈,尋找更有智慧的重組方案。



原文摘自/《紙上明治村二丁目》第六章—土木設施:力與美的工程智慧結晶


好書推薦

(遠足L)紙上明治村2丁目_平面書封.jpg

書名:紙上明治村二丁目—重返台灣經典建築

作者:凌宗魁

繪者:鄭培哲

出版: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0

購書連結:博客來




延伸閱讀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