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貨的前世今生】建築內部細節拆解
前衛出版同盟 前衛出版同盟 發表於2018/10/12

文獻圖片翻拍自《臺灣建築會誌》.jpg

文獻圖片翻拍自《臺灣建築會誌》


燈具

    其實林百貨原來的燈已不存在,然而電燈在當代不只具有時代進步的表徵,從林百貨老照片來看,燈更為整棟建築營造出華麗繁盛的情調。徐裕健建築師認為要復原屬於它的時代氛圍,燈光是相當重要的元素,亦是當代玻璃工藝的呈現,因此儘管缺乏確切燈具式樣與材質的資料,仍要設法仿作出那個年代的燈。修復上的做法是找出那個當代的燈具目錄,根據老照片去挑選出相近風格與款式的燈,再請燈具廠進行仿製,進行玻璃燈罩翻模、熨板滾壓成型,就連吊桿的金屬都講究地製作呈現。

 依文獻圖片,儘可能仿製出符合當時氛圍的燈具。.jpg

依文獻圖片,儘可能仿製出符合當時氛圍的燈具。


舊電梯是何種風貌,只能由殘留下來的構件拼湊出來。(照片由王文雯提供).jpg

舊電梯是何種風貌,只能由殘留下來的構件拼湊出來。(照片由王文雯提供)


電梯

    林百貨的流籠,是當年造成轟動的話題之一,亦有笑話描述民眾對電梯的陌生無知與嘖嘖稱奇,有人去逛林百貨,還專為體驗垂直升降的新奇呢!而這個在當年象徵文明進步的電梯最後整個破敗,電梯井空蕩蕩不見流籠升降,徒留井道中導軌,電梯門玻璃殘破,還見得玻璃上是有鐵絲網的;等候電梯的按鈕仍嵌在壁面,只是按鈕面板早已消失裸露出按鍵內部;顯示電梯所在樓層的時鐘型指針也已斷折生鏽。一九三二年眾人注目的電梯模樣,只能倚靠殘存零件猶如拼圖般,一點一滴拼出來。


原本為亞口鐵仿木材的門框,今改為銅的材質。.jpg

原本為亞口鐵仿木材的門框,今改為銅的材質。


    不過雖然原本出自於日本エレベーター製造株式會社(日本電梯株式會社)的電梯及其相關設施已損壞,林百貨的電梯由於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臺南第一座電梯百貨,因此對民眾而言,來到林百貨多半都會對這座老電梯十分好奇。徐裕健建築師以「大家來林百貨都會想來坐一下電梯」的想法設計電梯的修復,但修復並不著重在仿作出式樣相同的電梯,而是希望能讓民眾看到林百貨電梯過去的樣貌,看到以前的歷史,包括其電梯井、導軌、托架、按鈕等,於是將原電梯可容納十二人的規格縮小成只能承載六人,電梯車廂四面為透明玻璃,人在電梯中升降時,便可以看到舊的電梯井構造;而舊的電梯指針與按鈕都就地保存,外面罩以透明壓克力板保護。


電梯井與樓梯共用牆面上的通風孔.jpg

電梯井與樓梯共用牆面上的通風孔


新舊電梯空間對比。為了能保留舊電梯場域,新電梯縮小尺寸。.jpg

新舊電梯空間對比。為了能保留舊電梯場域,新電梯縮小尺寸。


    徐裕健建築師在調查時發現電梯門框亦藏有細節,原門框是亞口鐵的材質,做法卻還仿木材紋飾的風格,曲折出凹凸的線條,相當特別,修復時便保留這樣的做法,只是改用銅的材質。

    修復前可見林百貨電梯井與西側樓梯共用的牆面上開有圓洞,原功能為通氣孔,如今林百貨有空調,已不需仰賴通氣孔,為了兼顧空調氣孔的封閉及原功能的視覺效果,於是便在鐵絲網處改做成玻璃鐵絲網,保留原來視覺上看起來留有孔洞的感覺。

 

神社

     神社是林百貨另一大特色。臺灣人認知日本的神社,往往會直接對應到臺灣廟宇,百貨大樓上有神社,這恐怕是臺灣人不太理解的,不過林百貨上的末廣神社屬於產業神社,主祀掌管商業的稻荷神,其實在現在的日本百貨仍可見這樣的神社,如東京日本橋三越、高島屋。

樓頂的末廣社僅依所留存的殘跡加以修整,並保留不同時期的歷史痕跡。.jpg

樓頂的末廣社僅依所留存的殘跡加以修整,並保留不同時期的歷史痕跡。


    林百貨上的末廣神社在戰後被拆除,只留下少了上面橫樑的鳥居,及毀損的石燈籠及神社平臺,平臺上有一「疑似機槍座」。神社真貌──形制、規格、材質,依現今留存的文獻資料皆不得而知,而神社平臺上的「疑似機槍座」是戰後才出現的。徐裕健建築師團隊在進行調查研究時,推測是國民政府空軍所設置的對空機槍的機槍座,然而軍方至現場查看,卻因與認知不同而未能加以證實;另有人推測是搭設棚架用的固定椿,只是亦缺乏相關證據佐證,呈現眾說紛云的狀況。不過儘管沒有百分之百的輔證,徐建築師認為這個地點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功用,都具有時代意義,這樣的歷史軌跡應該留存,於是神社便只針對原物加以修整,現況保留。


本文摘自《林百貨》前衛出版社

181263_medium.jpg

林百貨:臺南銀座摩登五棧樓

作者: 陳秀琍/主撰, 姚嵐齡/協撰

出版社:前衛

購書:博客來




延伸閱讀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