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2,344
文章數
5
文字經由千百年的淬煉而成形,因為有了文字,人類開始記錄歷史;因為有了歷史,文化的積累才能歷久彌新。反思於建築,才能在時代留下記憶。 房地產產業變化速度飛快,戴建築師認為這正是試煉建築師理想性、功夫學得好不好的道場!也是因為這樣,長時間的累積與修練是必須的。舉例來說,住宅大樓如何同中求異?住宅大樓如何與環境連結?現在就以新北市林口區的天地新建案為例,瞧瞧戴建築師如何成就建築的美好。
徐文峰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1,829
文章數
4
建築不應該只看成果的好壞,建構的過程也應當被重視。「魔鬼藏在細節裡。」跟業主的溝通、材料的取捨、經費預算的調整,那些過程中的拉扯與思考都是建築的面貌,不該輕易被忽略或掩蓋。
林煜傑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2,170
文章數
5
「我認為建築師像道士,道士的基地在天空,他服務的地方是廟,而廟裡面住著神;而建築師的基地是土地,服務的是建築物,建築物有其場域精神。」林煜傑建築師認為,場域中包含使用者的精神在裡面。
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2,077
文章數
4
雖然舒不舒服、漂不漂亮很重要,但空間有沒有內涵?能否感動他人才是彭文苑建築師所重視的。彭建築師認為空間運用可以很多元、彈性,希望藉由設計,使建築有更深的解讀,來超越形式表現。讓我們來看看針對建築規劃,彭文苑建築師有哪些獨特見解。
施正之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3,179
文章數
6
數學相關背景造就了理性、反映在追逐建築的道路上,且聽施建築師娓娓道來。從我1978年開始接觸建築時是手繪的時代,規劃建築物都只能靠想像建構平面圖,很容易發生錯誤。在校的時候,我每年暑假都到工地現場做監工,接觸到工地現場可以瞭解很多材料工法,因此像釘板模我也會做。身為建築師,我認為要有別於藝術家的角度去觀察事情,評估用時代的科技是否可以做出來,且反映材料需求,觀念也要跟著配合。1990開業後,我認為以被動式節能passive energy的方式設計,才能成就真正永續經營的綠建築。
台北國際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2,370
文章數
5
針對不同的情況與需求,而有不同的工法與呈現方式。不過,我們始終把握了一個原則:「淨化與優化。」我認為這個世界已經很複雜了,對於建築我們想做到化繁為簡,追求一種需求合理化、構造合理化與施工合理化的方式。將群體、環境與建築做一個最適當的連結。我們想要探求的是一種古典的風格,舊的東西因為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充滿人們對過去的想像與古典美學,因此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去思考,該如何消化吸收這些概念,將比例、美學觀運用在許多現代建築上。
王山頌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2,205
文章數
4
「我以前常戲稱,市場留給我的案子,問十個人有十個都說不能蓋才會輪到我做。」王山頌建築師緩緩地笑,談起過往,那些複雜難解的建案,到了他的手中,一一抽絲剝繭,最終形塑成盡善盡美的建築,這其中的點滴,是透過他長年累計的知識與經驗才能做到。
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
訪問數
2,290
文章數
3
從返台創業,到擔任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劉國隆持續推動「國際化地方特色主義」(Internationalized Localism)的建築理念。「我希望用最先進的科技,創造最在地化的特色,這樣的建築型態將是獨一無二,而且最適合台灣的」。
楊博宇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1,654
文章數
3
關於景觀牆這個部分,其實台灣比較少注重這一個領域,因為我國目前並沒有景觀師這個執照,因此景觀設計的部分通常被歸類在建築師所負責的領域,加上台灣受到高溫潮濕、天然災害多(地震、颱風)的影響,所以很少做垂直綠化的設計,除非像花博這類特殊的公共工程才會比較注重這個部分。如果想要了解垂直綠化的成功案例,我認為目前台北科技大學校園以及信義區的陶朱隱園做得比較好。垂直綠化除了觀賞價值外,還能讓日照降低對牆面的影響,紓解都市熱島效應,另外還具有防風減噪、淨化空氣的作用,在缺乏綠意的城市裡,添加一點大自然的活潑氣息。
以兆建築師事務所
訪問數
2,391
文章數
4
台灣人越來越注重居家生活品質,也越來越注重防水與隔熱。若你新蓋了一棟房子,且整棟想要用花崗石作為建材 ,就必須在把石材弄上去前,全棟施作防水。至於外牆貼磁磚的建築,則藉由磁磚與填縫劑來達到防水的作用。除此之外,歸功於科技的進步,一些外牆的塗料(俗稱為石頭漆)本身經由奈米處理過,比傳統的建材更加耐久。像這種先進的防水隔熱工法與材料的選擇越來越豐富,對建築師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