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式與壁量不足的建築物,耐震性較低


● 懸臂式建築

建築物一樓鄰馬路邊的樓板懸空,這種建築稱為懸臂式築。 懸空處沒有柱子分擔樓板重量與地震力,所以底層的耐震性通常不佳。現今仍可看到部分的舊式建築,是屬於懸臂式建築。

24.jpg

▲ 懸臂式建築懸空的樓板下,通常作為遮雨騎樓或商家營業使用


           臺灣1970年代以前興建的校舍,設計上著重採光、通風、師生活動空間,因此多設計為「廊外無柱」的 懸臂式建築,耐震力普遍不足。921集集地震時,中部地區這類型老舊校舍,多嚴重震損或倒塌。

25.jpg

▲ 臺灣早期許多校舍多屬於懸臂式建築


● 壁量不足

為了方便陳列商品、打造開闊的賣場空間,緊鄰街道的一樓商家常將牆壁打除,而以大片的透光玻璃替代以吸引客群,使得一樓的耐震力變差,形成軟弱底層建築。

26.jpg


除了一樓之外,建築物其他樓層也可能為了作為開放性營業空間而打除牆壁,以致於該樓層成為軟弱層。

27.jpg



28.jpg

▲ 臺北市大安區一棟公共建築,二樓壁量少且柱子細長,形成軟弱層現象,柱子多震損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