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智慧建築產業趨勢與發展(一)
iBT數位建築雜誌 iBT數位建築雜誌 發表於2016/10/12

      螢幕快照 2016-08-23 15.35.49.png

在台灣,公部門一直是智慧建築最重要的鼓吹者,目前主要是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負責推廣。政府推動智慧化的本意,是想為資通訊和建築兩方搭起橋梁,促使產業升級,進而帶動經濟發展。在判定建物是否為智慧建築時,通常以「智慧建築標章」為基準,內含八大指標,包括綜合布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健康舒適、貼心便利以及節能管理等面向。


自動與智慧                             

「仔細研究一下,你可能會發現,我們常常將智慧化和自動化混為一談。」練文旭說。如安全防災中的火災警報系統,通常是在火災發生時,會有警鈴、灑水等反應。這只屬於單純的自動化機制,稱「智慧」似乎太過。智慧化的重點在便利,並應該以人為本。是以嚴格來講,若能再加上自動報警、逃生指引等機制的配合,才比較符合「智慧」的說法。冷氣的舒眠功能亦如是,只可算是機器內建設定,如可以自動配合使用者的偏好和作息習慣而調整,才是有「智慧」的系統。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智慧與否其實很難評定,且有程度之分,端看標準為何。在設計師、建築師、建設公司和資通訊產業人員的腦海中,所描繪出的智慧建築,肯定各有不同樣貌。而現行的「智慧建築標章」裡,包含了自動化和智慧化兩種層面,靠著基本的自動化設備,想要取得認證並不困難。練文旭舉例說:「浮洲合宜住宅也是在後來才導入智慧住宅的概念,並順利取得認證,但規畫之初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構想。」因此「智慧建築標章」應該被看做評定智慧建築的基礎或低標才是!

 

原文出處:《iBT數位建築雜誌》2014年冬季號No.5 

撰文:Arnold.L 設計:S.W  攝影:宋國承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