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學國際典範,大膽投入創新,智慧化應從可立即獲得效益的項目實踐 專訪 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 會長 張芳民(一)
iBT數位建築雜誌 iBT數位建築雜誌 發表於2016/11/14
1472545558174838.jpg

近10多年來,由資訊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產業所帶動的智慧化浪潮席捲全球,其中生活、居住空間的智慧化更是一大重點。在台灣,近來相關的倡議者與推動人士雖然不少,然而如果要兼具理論視野與實踐能力的,大概要數現任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會長張芳民先生了。近年他不但是國家智慧化產業佈局的重要參與者,也致力為國內的相關廠商的發展建言,而台灣首棟取得智慧建築標章的典範建案「似水年華Crystal House」,以及最近全台首件同時榮獲智慧建築鑽石級標章、綠建築鑽石級標章、耐震建築標章「三冠」殊榮的「府城.生產力Crystal House」建案,更是由他經營的生產力建設所打造。這次,就讓這位台灣智慧建築的實踐家來告訴我們,台灣的生活、居住空間智慧化應如何實現!


從自動化到智慧化

「現在到處都在談智慧化,因為智慧化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可是要注意喔,智慧化不只是自動化,不只是設施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動作,智慧化是設施有自己的感官、有自己的判斷,所以一定要有前端感測器的資料搜集和後端電腦運算分析的結合。」談起當前火紅的智慧化議題,向來樂為人師的張芳民會長那張總是笑盈盈的面容,更顯得眉飛色舞,滿是興致。


無論是早年服務於經濟部自動化小組和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與「台灣自動化之父」石滋宜博士協助當時的台灣產業進行全面的自動化轉型,輔導、改造國內大大小小的企業,還是近10年來積極參與國家智慧化產業的相關推動計畫,年年率領相關產業人士出國見學國際典範,張芳民對於促進台灣產業革新,使之跟上世界新時潮的熱情可說是始終如一。


之所以總是扮演新趨向的推動者,張芳民自承,或許可歸因於自身那敏感於新事物,對新知永懷興趣的性格。事實上,張芳民本是主修藥學出身,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更是在跨國藥廠必治妥(Bristol)任職,與今日的職涯可說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然而正是他那敏銳而常保好奇的心,使其在必治妥任職期間,觀察到跨國企業成功的精隨不在於技術層面,而在於當時台灣產業往往忽略的經營管理Know-How,使得他對於經營管理的學問燃起濃厚的興趣,並決心赴美進修,從而開啟了往後協助台灣產業躍升的歷程。


對於生活設備的智慧化走向,以及台灣在這方面的遲到,張芳民笑稱,自己體會得很早,他舉例,早在16年前,車載導航系統在台灣幾乎尚未採用,他在日本,就見識到友人座車上那台可為駕駛指引出最佳路徑、最優路況的導航機,並為此感到驚奇;而14年前,他赴美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兒子帶他去佛羅里達的一家渡假村,渡假村的馬桶不但具有一般承接、沖送排泄物的功能,更能透過自動檢測、分析使用者的尿液,為使用者顯示個人糖尿值等生理檢測數值,也令他十分訝異;甚至13年前,透過德國友人的展示,頭次見識到一支可隨身攜帶的智能筆,就能輕鬆感測周遭天候狀況和環境品質,更是使他折服。這些在不同國家的智慧科技震撼體驗,都再再讓他感悟到全世界生活設施往智慧化急速躍進的趨向,以及台灣在這方面應用的落後,因而使他亟思如何幫助台灣在這方面進行趕超。


1472545638863027.jpg


「當時我認為,台灣ICT廠商實力其實一直不輸其他先進國家,但就是各種與生活設施結合的應用方案較為缺乏。」張芳民表示,這時適逢國家產業政策決議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打算把家居、建築、社區作為ICT產業應用發揮、整合協作的「練兵」場域,以在增進民眾生活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適之餘,順帶促進產業的進一步升級,為此內政部相關的發展策略推動小組還特別請擁有研發、整合能力的工研院出面籌組產業聯盟,身為工研院顧問的張芳民於是決定臨聘各領域專家,利用自家生產力建設在台中的一塊土地,率先做出一個示範性建案。這個建案即是完工於2008年,首棟取得耐震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並陸續榮獲「德國IF工業設計大獎」、「德國Re ddot獎」、「美國Idea設計獎」、「經濟部創新研究獎」、「全球卓越建設獎」、「台灣永續發展獎」等國內外15項大獎,吸引68個國家前來參訪、Discovery頻道特別進行報導的「似水年華Crystal House」。


原文出處:《iBT 數位建築雜誌》 2016年3月號 No.12 撰文:王奕超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