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給另一半、孩子們一點空間
創意市集出版社 創意市集出版社 發表於2019/05/28


1559013413794702.png

 1  整理,帶給家人正向力量

我一直相信,「改變環境」是改變心境最快的方法。所以一直以來,我總是會在每一位教過的學生家,為他清出一小塊「淨土」,陳列她最愛的東西,哪怕是一張相片、一組茶杯、一些擺飾。這是一種尊重,也是幫助屋主們找回自我的方式,因為這些心愛的物品會有療癒的能量,看了就會讓心情變好。

很多人會說:「我家已經都快放不下了!哪來的心情擺飾?」其實放不下的是你的心,通常只要剔除雜物,空間就能留給最心愛的寶貝。

這個案例是不少台灣家庭的典型。這位媽媽很苦惱,明明有準備小孩房,已經中年級的孩子卻不肯到樓上睡覺。於是,小孩房堆滿雜物,頂樓的空間更是完全被紙箱和雜物塞爆,自己和先生對家事的定義不同,讓她非常無力。

我教她面對雜物,大膽清除所有讓她困擾的東西,一箱一箱一個一個篩選。我們清除大量不需要的東西,甚至幫他在筆記本裡找到超多紅包,在不起眼小鐵盒找到失蹤已久的金戒指,在一堆奇怪的飾品裡找到玉和水晶。還在亂七八糟的衣服堆裡找到一個零錢包,打開一看竟是一整捆的千元大鈔,總共三萬元整,好像在挖寶一樣。

後來,小孩房也終於清出了空間。我幫媽媽把所有放在抽屜裡不見天日的「鬼澤」收藏陳列出來,媽媽非常感動,盯著它們看了好久好久。孩子的作品挑選精英展示出來,也像櫥窗一樣,讓人流連忘返。

改變開始

小孩房整理出來後,孩子竟然主動告訴媽媽,他想要搬進去自己睡了,媽媽非常感動。而且神奇的是,連爸爸也開始主動整理鞋櫃和其他區域,整理癖好像有傳染力一樣。

重頭戲是主臥室的玻璃櫃,這裡本來收納孩子部分的玩具,看起來很雜亂。當孩子的玩具拿到小孩房集中之後,看到媽媽和孩子都有展示空間的爸爸,突然開口跟我說:「我也想要展示我的紀念品!」對物品很執著的爸爸來說,這是很大的突破。於是,爸爸也拿出整箱他在日本遊學的紀念品,還有和媽媽談戀愛時的定情物等等。

透過我的介入,這些物品成了最耀眼的展示品。原本氣氛有點僵的夫妻,看著漂亮的展示櫃,開始討論他們以前去了哪裡,氣氛也回到當時相愛時的記憶,這一幕讓我心暖暖的。最後,客廳的酒櫃和窗台上,擺放了媽媽在各個角落找出來的小東西,幫客廳做了最棒的陳列。

「唯有受到重視,物品的存在才有意義」,因為只有在乎的人能賦予它生命。

p.174.jpg

給親愛的你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親愛的,或許生活的現實會讓我們對選擇質疑,但是,我教給你的不只有收納技巧,還有讓你們一家人找回對家的渴望。當你重視你的居家環境,珍惜你喜愛的物品,環境就能給你舒服的能量,讓家找回最原始的初衷。




 2  傾聽,不要過度干涉

「明明這麼努力了,為什麼家人還是感受不到?」這位把所有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的媽媽向我抱怨,她累死了自己卻還得不到感激。

這個家乍看不亂,但是住在裡面的人總是存在一種急躁、焦慮的氛圍。我認真觀察每位家人,忙碌工作來來去去的爸爸,辛苦卻有完美主義的媽媽,很聰明但過動的國中哥哥,以及藝術家一般的妹妹。

整個家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完美主義的媽媽總是覺得家裡很亂,總是覺得老公不配合,家裡的孩子怎樣都講不聽,最後,把什麼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家裡依舊整理得不好,和家人的互動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我告訴媽媽,你的標準太高了,其他家人達不到你的要求!加上你對他們的方式就是一直提醒、一直唸,久了,他們反而更反感,為了不收而不收。爸爸的東西總是隨意擺放,餐桌上擺滿雜物,哥哥的房間積了滿滿的灰塵,最小的妹妹總是鎖門不讓媽媽進房間。要解決這個問題,方式不是一直要求他們跟你一樣,而是降低自己的標準,跟他們一起進步。

對家人而言,很顯然的,媽媽的期望是他們最大的壓力來源。因為媽媽把自己塑造得太重要,老公、孩子就像頭上掛了大餅的孩子,媽媽害怕他們忘了轉過來吃就會餓死。

改變開始

調整這個家的方法其實非常容易。當我教媽媽整理好每一個公共區域以後,接著就告訴媽媽:「待會不管我教家裡哪個人收納,無論他們怎麼做,丟出什麼,你都不要參與,也不要有任何意見,不要跟他們說話。」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向念舊、捨不得丟東西的爸爸,當我承諾爸爸,給他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之後,那間雜亂不堪、無法走進去的儲藏室,便打造成漂亮的書房。至於爸爸遺落在每個房間的東西,也有了正確的歸宿,再也不亂了。而且,家裡的貓還立刻跑進書房,用滿意的喵聲喵語告訴我們:「這是本喵有生以來第一次走進來。」

國三的過動的哥哥總是讓媽媽很頭痛,但他其實心地善良,而且非常聰明。我告訴媽媽:「青少年是一種奇妙的生物,你越要他怎樣,他越忤逆你。而且,他們不聽家人的話,比較聽外人的話,所以讓我來就好!」

「都快要考試了,你每天都打電動,打太久了!」媽媽非常無奈的唸著。

當我要教哥哥收納房間的時候,哥哥還在打電動,媽媽忍不住又開始唸。很顯然的,哥哥開始不耐煩,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我請媽媽不要再唸,讓我來。

「你先打沒關係,等你這場打贏後,再來找我。」我告訴哥哥。

哥哥突然覺得很奇怪,通常都是家人一直唸他,老師怎麼會鼓勵他打電動?他一直用餘光看我在做什麼?但很神奇的是,每次都要打個半小時電動的他,在15分鐘後就打贏了那場比賽,主動跑來找我。然後,我進去哥哥的房間,環顧他所有的物品。此時,爸爸媽媽又直接開門進來跟我說明他的狀況,這舉動讓哥哥很不開心。

當然,我把爸爸媽媽請了出去,還告訴他們:「既然你都已經給他一個自己的空間了,請你們好好尊重他的個人隱私,不要隨意進出他們房間。」爸爸媽媽聽了突然覺得愧疚,立刻出去反省。

「希望有一個怎麼樣的房間?」接著,我問哥哥。

「我想要有一個可以認真讀書的房間。」他說。

「好!那開始丟吧!」

一直怕媽媽會管他丟東西的哥哥,聽到我一聲令下,好像被打開按鈕,開始很豪邁的狂丟東西,只留下自己要的,很開心。

「哥哥!這不是你小時候最喜歡的繪本嗎?為什麼要丟?」

「哥哥……這是你以前的作品耶?你確定要丟嗎?」

當我們把大量不需要的物品丟出房門,站在門口的爸爸媽媽看傻了眼,開始干涉。本來終於能自己作主,丟得很開心的哥哥,一瞬間不知所措,立刻又板起了臉。

「如果你希望他自主,希望他學會斷捨離,就不要干涉所有他清出來的東西,給他自己決定的權利。」我對爸爸媽媽說。

p.179-1.jpg

p.179-2.jpg

接著,我在哥哥的房間找到藏在角落的小提琴,以及沾滿灰塵的琴譜。我把小提琴放好,再把琴譜擦乾淨。

「現在我房間變好了,我以後還想要拉琴!」哥哥很激動告訴我。

此時媽媽也有點愧咎,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她,竟然不知道哥哥還想再拉琴的事情。不過我告訴媽媽,經過這次的斷捨離,一定能更拉近大家的心。而且我也知道,這個美好的房間一定能幫哥哥圓夢。

最棘手的是妹妹的房間,藝術型的妹妹,把書桌弄得亂七八糟,因為怕媽媽唸,故意把東西都藏起來。久了,各種食物不是發霉、腐爛,就是逐漸發酵。更可怕的是,我們發現了滿滿的蛆,拿抹布擦掉蛆的時候,還還聽見「嗶嗶嘣嘣」的死亡哀嚎,那詭異聲一直在我耳邊迴盪。

一直以來媽媽都覺得妹妹不肯丟東西,但其實不是!因為我教妹妹怎麼取捨之後,她彷彿得到救贖一般,把藏起來的雜物瘋狂丟出來,丟了整整4大袋的垃圾。每一樣物品,每一個東西的收納,我都教妹妹好好整理,從此她開始愛上乾淨的房間。

最後,是媽媽的房間。一直以來,家裡看起來不亂,但其實只是表面的整齊,裡面需要更有秩序的整理,只有外面的整齊是不夠的。

「我以前很喜歡弄這些,後來忙家裡都沒辦法再做了。」當我挖出一大堆藏在櫃子深處的毛線時,媽媽也表達出他的興趣了。接著,我利用抽屜櫃收納所有媽媽的毛線,放在鏡子後方,她有空、一想到,就能推出來繼續自己的手作興趣。

每個家庭、每位媽都是這樣,總是希望孩子獨立,卻又老是干涉他的決定。特別是家中有青少年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很敷衍地回你「隨便都可以!我不知道」等等的話,讓人感覺很困擾。但他們其實不是不說,而是當他們跟你表達意見的時候,你可能太快否定他了,導致他再也不想對你敞開心房。

和青少年溝通遇到困境時,我建議可以聊聊他們有興趣的事物。像是當我看見哥哥書架上的《三國志》時,便跟他聊起來,那時我發現他滔滔不絕,眼睛裡閃還著光芒呢!

給親愛的你

家的樣子,就是心裡的反射。親愛的媽媽,你太認真了!犧牲自己,把自己完全奉獻在這個家。但是請你認真想一想,你出去玩不在家的時候,家人不也活得很好嗎?所以,請學著懶惰一點,也放過自己。持家其實很簡單,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把家人的責任還給他們,把時間還給你。家裡的環境維持是全家人的事,不是你的事喔!

後記

整理後,收納的魔力在家人之間開始發酵。媽媽把重心拉回到自己身上,勾毛線做出很多可愛的作品,也重拾運動的習慣,開始做瑜伽,每天跑步練馬拉松,後來還和爸爸一起去日本參加馬拉松比賽。出國的媽媽又開始擔心兩個孩子把家裡搞得一團亂,一周後帶著忐忑的心回家,映入眼簾的是維持得很好的環境,妹妹甚至還把被子鋪得整整齊齊,讓媽媽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3  我家的環境教育

大多數的人為了讓孩子有空間可以玩,會犧牲客廳空間、主臥空間,讓它變成孩子的遊戲室。或是,家裡有各式圍欄、巧拼、遊戲墊等五顏六色、看似很方便的東西。可是,當你不再需要時,這些過度時期的東西都會是最占空間、最難收納的物品。

我遇過好多媽媽抱怨「生了孩子之後家裡什麼都變了;怕孩子亂動,化妝台不能使用了;要騰出空間客廳不能放茶几了;床邊永遠堆滿孩子的玩具……」親愛的,這是因為妳選擇了犧牲空間,但其實你可以選擇不犧牲!

很多看過我家的人會很驚訝,「怎麼一點都不像有幼兒的家?」而且我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幼兒的東西。我必須承認,我家沒有任何幼兒的防撞措施!連唯一的圍欄都是拿來圍在房間外,擋貓貓狗狗不要進入房間的。我認為,與其刻意把家包裝成安全的狀態,時時刻刻提心吊膽,不如直接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危險。

我們可以從小就讓孩子了解家裡的原始樣貌,家並不會因為孩子的出生,就改變什麼。客廳就是原本的客廳,房間就是房間。至於後來增加的孩子的東西,就規劃出一個小小的收納區,教孩子把自己的少少的玩具和書收好。

我們家是木地板,孩子會爬的時候,也沒有用巧拼,就直接讓他在地上爬、讓他的小手小腳感受到地板的觸感和硬度。我家也沒有桌腳防撞,因為孩子會拔掉,那就乾脆讓桌子呈現本來的樣子。若孩子不小心撞一次兩次,哭了我們就提醒他「這個危險」,孩子下次經過時就會特別小心注意。我家也沒有遊戲墊,因為墊子難清難收納,所以我只在床邊放一個瑜伽墊,孩子滾下來不用怕,我平常做瑜伽也能繼續延用。

我曾經問過保母:「小朋友越不能動的東西越愛亂動怎麼辦?」保母教我的方法就是:「教孩子正確使用!危險的東西就告訴他為什麼危險。」

我本來很害怕孩子亂動家裡的玻璃製品,還有我床頭的精油蠟燭,但是我教他,「這是玻璃要輕輕的放回去」,讓他拿、讓他學習「這個材質很容易打破,所以要小心、要輕輕的」。久了,孩子看到這樣的材質自然會提高注意。所以家中的紅酒光明正大的放在紅酒櫃上,孩子經過知道那是玻璃,要輕輕的,也不會去玩。至於蠟燭的部分,我則是拿打火機點燃蠟燭,把孩子的小手放在火焰上方,當熱氣燻到他的小手時,他嚇得把手縮回來喊「燙燙!」所以馬上知道打火機和蠟燭很燙,不要摸。

還有,小朋友最愛亂拿剪刀,我也告訴他這個危險,然後拿剪刀的前端輕輕刺他的小手小腳。因為會痛他馬上知道,這個危險「不要!」我們家的抽屜也沒有防護扣,東西都收在裡面,即使裡面有剪刀,孩子也不會拿。

我本來也很害怕孩子去玩貓砂,後來想想再怎麼阻止也沒用,乾脆直接教他怎麼清理貓砂,清完再帶他去洗手。突然覺得,比起無止盡躲躲藏藏和瘋狂嚇阻,不如就讓他直接接觸,順便學習怎麼保護自己。

這也證實了一件事,人都是好奇的,就像寓言故事裡的神秘房間;所有的房間都可以開,唯獨最後一間不能開;越是不能開,越讓人想一探究竟。小朋友處於探索階段,若過度保護和隱藏,就會讓孩子更好奇、更想嘗試。一旦家長疏忽、沒有注意,就更容易引發大危險。

所以,就讓孩子看看家的原貌吧!讓他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不可以的告訴他「為什麼」。一旦所有的東西都能讓孩子自由拿取,他反而不會隨便亂動了。

當然,給孩子安全的空間、安全的設施是很棒。只是,若你選擇了犧牲,就不應該抱怨。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找尋理想的平衡點,以下是我提供的另一個思考方式。

這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和先生是最先住進來的,再來是貓貓狗狗們,至於孩子是後來出生的。依據一起生活的原則,不是我們要犧牲配合孩子,而是孩子要學會要融入我們的原生生活,習慣家的原貌,習慣貓貓狗狗們,習慣我們的一切。

我希望能有好的居住品質,我們夫妻保有自己的空間,孩子也能不受限的一起生活。孩子,家長不該過度保護,因為我們希望他能在跌跌撞撞中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減法生活小學堂 2 

Q:到底要怎麼讓小孩自己收玩具?

A:玩具要少到孩子可以收拾的量!


現在的父母生得少,給得多,久了孩子覺得買玩具理所當然;但若要他收拾玩具還要用利益交換,或是言語威嚇才叫得動,卻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這是「孩子的」玩具,不是「父母的」玩具。

孩子的玩具為什麼父母要幫忙收?孩子的東西沒收好、不見了,為什麼是找父母要?很多人抱怨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不會收納,導致自己的家也一樣亂。其實你就是新的原生家庭,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出發,教導孩子收納、整理,將來就能影響下一代。

我的孩子從11個月大開始,對顏色和聲音感興趣的時候,我就利用「咚咚咚」的指令聲,讓他不知不覺學會自己收好玩具,再加上他的玩具非常非常少,只有一個紙箱的量而已,所以也練就了收納的好習慣。父母要從小就灌輸孩子一個觀念:玩具是你的,自己的玩具自己收,不是父母的責任。也就是說,與其父母收到累死,不如教他怎麼收。

通常,我習慣把一部分的玩具收起來,一次只給孩子玩一點點。有效控制拿取的玩具數量,就不怕一次玩太多收不回去,孩子也可以更專心、更有耐心玩玩具,並用那一點點玩具,發揮更大創意,同時獎勵他。到了下星期,再把玩具交換做輪替。

對孩子來說,每次都有新鮮感,每個玩具都很棒。等他長到2歲、3歲時,玩具也能更輕鬆收好、收回去。


編輯短評

上一篇談到了原生家庭,這篇則是更深入地,談論收納與家庭成員關係之間的相互影響。

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如果是緊繃的,家裡環境就會亂糟糟,從「關係」開始著手整理,心情放鬆下來,就會自動自發地去解決外在環境的混亂。

「不要過度干涉」是親子之間都需要練習的課題。

本編體會過被過度干涉的感覺。明明有自己的房間卻是任何人都能隨時進出,這樣的不自由感,容易使人無心生活。

學習收納規劃之餘,好好與家人相處才是更重要的呢。全家人一起動手整理環境,一邊聊天,是非常有趣又實在的家庭活動。


書訊

1558949467605631.jpg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

作 者|廖心筠

出版社|創意市集

日 期|2018/10/8

ISBN|9789579199360

買好書|博客來 / TAAZE / 誠品 / 金石堂

簡 介|

減法收納,不是把東西都丟掉就好;維持整齊,也不是會摺、會收而已,
重點是,你的「心」究竟怎麼了?讓你困在雜亂的環境裡,好想改變!
日本JALO一級認證 整理規劃師/中華收納整理推廣協會.理事長
台灣第一位 收納教學專家廖心筠,教你正視環境,進而改變人生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
整理環境的同時,也整理好自己的未來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