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設施設備正常維運,延長智慧建築生命週期的幕後推手--物業管理前期規劃介入(二)
iBT數位建築雜誌 iBT數位建築雜誌 發表於2016/10/14

為何物業管理需要融入建築前、中、後期規劃


前期規劃的概念,是由建設公司、建築師與物業管理公司三方透過討論、溝通對建案做最適評估及分析,參與工程討論、出入動線規劃、設備規劃概要等相關事宜。而物業管理是以管理之便利及為達使用者最佳使用效益的角度從旁協助,避免因建築設計前期規劃的缺陷或不足,造成管理者與使用者的不便。


嚴佳茹表示現在的建築師在合乎法規的限制下,繪製的設計圖,無論是空間配置、機電、結構、樓層平面圖、門窗位置圖……等都是設計圖必備元件,如建商要求,還必須融入綠建築或智慧建築的概念去,這使得設計整體流程更加的複雜及困難,但這卻也是整個建築生命週期中最能有效發揮設計作用之關鍵點。


中期興建規劃,物業管理主要是扮演監督的角色。從施工時的進度管控、安全、品質、設施設備……等,至驗收時的相關事宜討論、協調、調整。李育芳以安全監控常面臨的問題來看,每一樓層透過評估決定架設監視攝影機的位置、拍攝角度、數量,但當工程進行到一半,因經費不足或縮減,就有可能將原先每一樓層4支監視器的規劃減至2支,如此一來安全便也大打折扣,如有物業管理公司擔任監督的角色便可減少施工與設計不符等相關事宜。 


後期管理服務,驗收、交屋、建物管理服務如:公共設施設備的使用規範、生活服務、裝潢施工排程計畫、安全管理、環境清潔等維護檢修事宜。


1472096505854137.png

建築物生命周期物業管理參與概況


註1內政部建研所,為使智慧建築標章評定方式、項目、內容能夠更加客觀、簡便,於103年進行檢討修正,在104年5月完成修正草案,八大指標簡化為七項,將健康舒適及貼心便利指標合併,預計於105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原文出處:《iBT數位建築雜誌》2015年8月號  No.09  撰文:周滋靜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