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易淹水、致災的地點,現在就把它標註出來吧!

原文與圖片出處|《社區水災環境檢查手冊》 發行單位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二、進行災害環境檢查

災害環境檢查主要希望創造居民親自走訪社區的機會,透過參與檢查的過程,共同找出社區環境中潛藏的水災致災因子,進而喚起大家的防災意識。災害環境檢查主要由三個步驟組成,依序是「形成踏勘小組」、「規劃路線與工具」以及「執行實地踏勘」。


1.形成踏勘小組

考量到執行上的便利與效率,建議可以先形成一個踏勘小組。待小組討論後確認踏勘的地點、路線以及調查重點,並備齊所需工具後,再邀集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踏勘。在實地踏勘時,每一組的成員數以 8~15 人為最佳,成員當中除了有當地的社區領袖、組織幹部以及熟悉當地環境的居民之外,最好能包含水利專家,以及協助文字與影像紀錄的小幫手。


06.JPG

由不同背景與性別之成員所組成的踏勘小組,在實地踏勘過程中可以發掘出更多的水災風險與防救災課題,而實地踏勘的執行成果也會比較客觀與完整。


2.規劃路線與工具

形成踏勘小組之後,成員們可以依據社區基本資料、淹水潛勢資料、歷史水災資料以及其他輔助資訊的蒐集結果,研判需要進行調查的地點,然後再規劃踏勘路線。一般來說,執行實地踏勘的時間應該儘量控制在兩小時以內,避免大家過於疲憊。若規劃路線時發現無法在時間內看完所有的地點,則可以考慮刪除一些較偏遠的地點;或是根據民眾居住的區域進行分組,並規劃數條路線,然後同時進行踏勘,或者也可以將踏勘活動分為 2~3 次進行。


選取調查地點時有下列幾項重點:

(1) 社區內之所有排水路水系,尤其是轉折處及束縮處。

(2) 兩排水路交匯處,如主流與支流交匯處、主幹渠與支流幹渠交匯處等。

(3) 防洪設施處,包含抽水站、閘門、堤防等。

(4) 道路橋梁系統,包含高架交通道路。

(5) 河川溪流(外水)系統,尤其是轉彎處。

(6) 坡地排水系統,尤其是與下游排水路交接處。


在執行實地踏勘之前,需將社區地圖放大印成全開或半開的大小,並固定在堅硬的板子上(如紙板或 PP 板)。同時,還需要一些輔助工具,以便將踏勘過程中觀察到的資訊立即記錄下來。這些輔助工具包含了:數位照相機、油性麥克筆(多色)、簽字筆(粗頭)、指示標籤、便利貼、夾板、錄音筆等。


社區災害環境檢查輔助工具


01.jpg

3.執行實地踏勘

大家可依照本手冊第三章所列出的水災災害環境檢查項目,透過現地觀察、共同討論的方式,針對「易淹水區域的判釋」與「易致災地點的檢查」兩大面向來調查。


06.JPG

在實地踏勘過程中,應儘量邀請每位參與者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驗,以獲取更全面的資訊。

社區居民:提供歷史災情、生活經驗或對於水災的隱憂。

水利專家:說明水災的致災成因、判斷準則以及監控方法。


易淹水區域的判釋

若要研判某一地區的水災致災原因,首先得從整個大環境(亦即流域集水區)著手,判斷自己所屬社區是位於流域上、中、下游哪個區位(詳細內容可參考本手冊第三章所述):

(1) 河川上游:沿河低窪地區

(2) 河川中下游:區域排水地區

(3) 河川下游:沿海低窪地區


易致災地點的檢查

在判斷完社區所處的流域區位之後,接下來便是詳細調查導致社區容易發生水災的致災因子所在位置(詳細內容可參考本手冊第三章所述):

(1) 河川溪流(外水)

(2) 區域排水系統(內水)

(3) 坡地排水系統

(4) 沿海地區

(5) 其他


08.JPG

外水:指在河川溪流河道內流動的洪水,因經常挾帶上游崩落的土砂,所以洪水往往呈現混濁現象。

內水:指降雨落在社區內所產生的洪水,其洪水經常呈現較清澈之現象。


大家可以將實地踏勘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標示在地圖上,並將重點紀錄於便利貼上。若擔心踏勘時來不及記錄,也可以使用錄音筆輔助記錄。同時,在每一個地點的觀察、討論結束後,應該用數位照相機將環境中潛在的水災致災因子拍攝下來,並將拍攝地點標示於地圖上,以便日後可以整理成較完整的實地踏勘紀錄。


06.JPG

基本上,每個地點僅需用 1~2 張照片代表即可,因此拍照時必須特別留意照片能否清楚呈現水災的現象與特徵。


02.JPG

03.jpg

▲將實地踏勘重點書寫於便利貼上。


1527576653218688.jpg

05.jpg

▲將水災災害徵兆拍攝下來


三、呈現環境檢查結果

實地踏勘活動結束後,下一個步驟就是有系統地將災害環境檢查結果整理出來。


 1  在社區地圖上標示出社區基本資料的位置與名稱,若有淹水潛勢區域或歷史水災的點位也可以一併標示。

 2  將實地踏勘過程中所拍攝的照片印出後,對照便利貼上的紀錄,在地圖上標示出正確的位置。

 3  接下來,便是邀請大家針對這些整理過後的照片、便利貼以及地圖,從全面性的角度共同診斷、分析社區的水災風險。


06.JPG

在標示過程中,可以用各式的圖示或箭號代表不同的易致災因子、影響方向以及範圍,或是緊急應變資源的存放地點等。

在討論過程中,社區居民可以補充在地生活經驗,或是分享社區過去如何因應水災事件;而專家也可以協助判斷水災致災原因,並分析社區在面對水災時可能面臨的問題。


這樣一個經由社區和專家互動與溝通的製圖模式,有助於凝聚雙方共識,不但可以確認社區內較危險的區域、規劃避難地點以及疏散路線,或檢視社區在災時可能面臨的防救災問題等;另方面,透過此一方式所繪製的社區防災地圖,比較能貼近社區的真實情況與防救災需求,日後也比較容易受到民眾的採納。


06.jpg

▲由民眾與專家共同評估社區水災風險


07.jpg

▲用製圖的方式呈現社區災害環境檢查結果





全文閱覽連結:http://61.56.4.190//uimg/download/20151210135104482.pdf

《社區水災環境檢查手冊》書封.JPG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