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家飾區
清潔劑化學成分多 4招無毒清潔妙用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
生活上會使用各種清潔劑達到去汙效果,不管是洗碗精、洗衣粉、冷洗精因含有許多化學成分,對環境與人體皆造成不小影響。越來越多人訴求天然、環保的清潔產品,希望可以降低對環境與人體的傷害,到底這些清潔劑裡面有沒有毒?該使用什麼東西才能達到無毒的洗淨效果?請專家來解答。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市面上大部分的清潔劑含有許多化學成分,最主要是有界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才能洗乾淨大部分髒污,介面活性劑又分為離子與非離子,有些廠商使用的介面活性劑是非離子,其中含有壬基酚(壬基苯酚)屬於環境賀爾蒙、SLS、SLES及磷酸鹽,對人體皮膚不但有刺激性、也會干擾生物的內分泌表現,影響體內的免疫、生育能力,因化學物質不易被分解也會破壞自然生態。
顏宗海進一步表示,該如何選購清潔劑?因民眾不易分辨購入產品是否含有毒性,還是需藉由主管機關為民眾把關,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會稽查清潔劑與規範,民眾購買時須認明環保標章、不購買來路不明的清潔用品,針對食品用洗潔劑,衛生福利部有訂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3800,購買時認清標章才會安全有保障。
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小蘇打、檸檬酸都是一種純天然物質,可以自然分解、不汙染環境,小蘇打為酸氫鈉屬於弱鹼性,當遇上油垢等酸性汙垢,就能進行酸鹼反應達到去汙效果,配合水也能有強化清潔功能;檸檬因有錯化反應,可以輕鬆把髒汙從要被清洗的表面給拉出來,清洗的物質表面用安全天然的物質檸檬取代出來,髒東西就自然被水沖走了,達到清潔效果。
吳家誠提醒,小蘇打須購買食品級,因工業級會含有害人體物質的重金屬。另外,清潔有4招,先看需清潔的碗盤是否髒汙過多,一是冷水浸泡,如果髒汙能輕鬆被水沖洗就不需加入任何物質;二是熱水浸泡,不但可以去除油脂也能達到殺菌效果;三是小蘇打,如果水都無法清潔這時才加入小蘇打,在碗盤表面上抹入薄薄一層,酸鹼作用都能幫助水解,對於較少油膩的碗盤也能達到去汙效果;四是對於較油膩的碗盤又趕時間需要處理好的,可以加入檸檬成分,達到快速去汙的效果。
屋樑不可以壓床嗎?
曾看過不少「風水大師」說,橫樑因為承受建築的重量,本身就有一股壓力,若久居其下,會被壓得筋骨痠痛,甚至造成精神疾病;此外,還有所謂「橫樑煞」之說,表示長久待在橫樑下方會有開刀、血光之災。
我的客戶江小姐在搬了新家後,也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她在電話那頭憂心忡忡的問說:「我床頭上的天花板正好有橫樑,該怎麼辦?」「請您幫我看看,床的上方有兩盞燈,會不會有什麼不妥?」
然而,江小姐搬到新家後,運氣變得很不錯,前一個月她又買了一間中古屋,價錢頗為低廉,如果賣掉,利潤應該不少。
其實,這已經證明新家的風水很好,否則難有這樣的機會。她新家的風水有七十五分左右,我還幫她選了不錯的床位,整體來說,雖然不是一流的風水,但也有中上的水準!
社會上總流傳著很多似是而非、難以辨別真假的風水觀念與法則,再加上人們又容易道聽塗說,拿來亂用,這其實是害人害己的現象,令人非常憂心。
正確的風水,是一門利人利己,而且是中國五術中最可能被科學驗證的學問,實在應該大力推廣並發揚光大。
經我研究佐證,房間的橫樑若經過裝潢,那就不會有壓樑的問題,所以微微在床頭是無所謂的。
此外,頭上有兩盞燈或三盞燈也無妨!千百年前發明風水學的時候,富蘭克林都還沒出生,還沒發明電呢!所以頭上有燈之說,並不是風水學的範疇。
此外,特別提醒大家,如果沒有裝潢,大樑在房子上方過低或過窄,都容易造成壓力。
原文出處:大師風水─住對房子,富貴一輩子:不一樣的風水致富真相
作者: 吳海 / 出版社:柿子文化
收納是收得順手+收得美觀的概念
原文出處:小空間幸福設計學
作者:SH美化家庭編輯部
出版社:風和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巧妙區隔出內外,創造超大收納空間
原文出處:全能隔間改造王:改造破解120 招
作者:SH美化家庭編輯部
出版社:風和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萬白叢中一抹藍」 極具日式風格的水彩家具
喜愛簡約風格的粉絲們,想必都相當期待來自日本的設計工作室「Nendo」所推出的新產品。此次他們也不負眾望,展出一組名為「watercolour」的系列家具。
優雅簡潔的純白色搭配暈染開來的淡藍色彩,是不是也相當吸引你的目光呢?這組家具正如其名,靈感正是源自於水彩,將顏料暈開的意象重現在鋼製家具上,讓原先冰冷剛硬的金屬多了一絲柔和的溫度。
既然這抹淡藍色表現的是水彩顏料,自然鋼製材料所代表的便是紙張,為了讓鋼材更具「紙」感,Nendo刻意將其折疊並且利用不規則的裁切展現出手工剪裁的意象,再透過反覆的打磨及最後選用典雅素淨、低反光率的的啞光漆作為底漆,讓鋼材具有畫圖紙粗糙的質感。
暈染的色彩則是利用人工將墨水沾在鋼材上,藉此表現出水彩滲透紙張的感覺。這組系列作品共有18種型態,每組家具皆有不同的暈染效果,但都同樣具有獨特的魅力。
圖片來源:http://www.nendo.jp
浮游花製作的基礎
浮游花需要的材料是什麼?
需要什麼樣的花材或瓶身?
在開始製作浮游花之前我們先從基本的部分開始吧。
基本道具
01 瓶子 bottle
製作浮游花所使用的瓶子。市面上有販售各種各樣的形狀。一般會使用浮游花專用的瓶子,不過也可以利用空瓶,或自己喜歡形狀的瓶子。這時要徹底確認瓶身不會漏出液體。本書採用藤久株式會社的瓶子。
02 花材 flower
也就是放入瓶中的花、葉與果實,通常會使用永生花或乾燥花。市面上有販售各種種類與顏色的素材,包括水果等。請務必使用不含水分,完全乾燥的素材。本書使用HERBARIUM「LA.FLEUR」(藤久株式會社)的花材。
03 鑷子 tweezers
將花材放入瓶中時會用到。為了在運用長形的瓶子時,可以伸到瓶底,請選擇長型的鑷子。
04 浮游花專用油 oil
在製作浮游花時專用的油。為了長期保存花材,本書採用「LA.FLEUR」(藤久株式會社)的浮游花專用油。
05 剪刀 scissors
將花材多餘的部分剪掉時使用。請準備一把銳利好剪的剪刀吧。
花材
浮游花所使用的花材,包括永生花與乾燥花。
不只使用到花,也會廣泛運用到香草、水果等各種各樣的植物。
何不找出自己喜歡的花材,做成隨時可供欣賞的作品?
在這裡先介紹浮游花最基本的花材。
繡球花
Hydrangea
是浮游花的基本花材之一。顏色種類豐富,因此特別推薦初學者從繡球花開始製作。同時它也會成為影響作品明度的基本顏色。此外,油滲入繡球花之後,會突顯花脈,讓作品的風格產生改變。這是種可以感受時間變化的花材。
麥稈菊
Straw Hat Chrysanthemum
由於感覺上花朵偏中/大尺寸, 建議作為畫龍點睛的花材。由於麥稈菊的色彩深淺有豐富的變化,很容易跟各種作品搭配, 只要放入一朵麥稈菊,就會成為令人眼睛一亮的視覺焦點,很容易使作品富有張力。花朵尺寸的細微差距也會帶來不同的樂趣。
米香花
Sago
通常只剪下一小段果實的部分作 為花材。可以為整枝米香花綁上 緞帶直接插入瓶中,無論作為主 角或配角都很適合,能運用在各 種各樣的用途。由於外觀看起來 是一叢叢的果實,會運用在帶有 流行風格的作品中。
蘆筍花
Asparagus
外觀看起來像纖細的水草,如果作為主角,會為作品整體帶來柔和的氣息。蘆筍花伸展開的範圍很廣,建議可直接當作單品的花材。由於它纖細又容易損傷,在注入專用油時,注意不要留下碎屑。
虎眼花
Strength Gear
這種花材就像彩色的樹木果實,如果放入低矮的瓶中,就會蘊釀出時髦成熟的氣氛。毛絨絨的部分是花的特徵。由於樹枝與花的部分很容易碰傷,在注入專用油時,小心不要折到花材。
羽煙花
Feather Smoke
花序看起來像綿一樣柔軟,適合裝在長瓶中。可襯托大型花材,為作品整體帶來柔和穩定的效果。因為花朵細小的關係,注入專用油時要當心。
瓶子
這裡先介紹各種基本的瓶子。由於瓶身形狀會賦與作品不同的特徵與印象,請選擇適合作品氣質與花材的瓶子。
圓口長瓶
Round Long Bottle
屬於基本形狀的瓶子,適合搭配各種各樣的設計。在視覺上有膨脹的效果,所以能讓繡球花等花瓣柔軟的作品看起來更華麗。
正方形長瓶
Square Long Bottle
也是屬於基本形狀的瓶子,能搭配各種不同的設計。完成的效果看起來會讓花材顯得清爽,特別推薦運用在標本類與單花,簡單而不累贅的設計類型。
六角形長瓶
Hexagon Long Bottle
這種瓶子會給人水晶般的印象,尤其適合多彩多姿的配色,或是富有如珍珠光澤般華麗的浮游花。用六角形長瓶完成的作品,帶有一種華美的氣氛。
圓錐形長瓶
Tapered Long Bottle
瓶身朝上變窄的圓錐形瓶子,適合搭配以繡球花為主的作品。即使只放入一枝花材,也能讓作品富有存在感。
水滴形瓶
Droplet Bottle
雖然瓶身底部變寬,使花材的配置難度更高,但是相對的,這種瓶子比較容易呈現自己的喜好。由於容量大,必須準備較多的花材。
威士忌瓶
Whiskey B o t t l e
由於瓶身較扁,左右拓寬的形狀使花材的配置變難,不過卻能塑造出成熟的氛圍。尤其適合搭配果實或水果類的浮游花。
基本的作法
首先來學浮游花的基本作法吧。
如果是初學者,建議選擇基本的繡球花與滿天星(霞草)。
只要學會基本的作法,就可以挑戰自己喜歡的設計。
Step 1
決定設計
將瓶子平放,在一旁排列花材,決定設計。邊預測注入專用油時的情形,同時選擇花材。
{ 使用花材 }
繡球花:藍色、白色、紫色
滿天星:金色、白色
Step 2
整理花材
用剪刀修剪花材多餘的部分。由於跟浮游花完成後的美感有關,要仔細處理。
Step 3
放入花材
用鑷子放入花材,裝到瓶子1/3的位置。這時要意識到自己面對著作品的正面,安排花材。
Step 4
注入專用油
小心不要讓油直接淋在花材上,沿著玻璃瓶的壁面注入專用油。注入油時注意不要讓花材移動。
Step 5
從正面確認
注入1/3的油之後,從正面確認整體的構圖。有必要的話,可以稍作調整。
Step 6
放入花材
與S t e p 3 的要領相同,將花材放置到瓶身2/3高的位置,注入專用油。
Step 7
加入花材到瓶口的部分
繼續放入花材,把瓶子填滿。
Step 8
注入專用油,等氣泡浮出
將專用油注入到瓶口的高度,稍微等一下,讓氣泡完全消失再旋上瓶蓋。視情形添滿專用油。
Step 9
完成
旋緊瓶蓋就完成了。要確實旋緊,讓油不會漏出來。
Point 重點
Step3
分成三階段製作
藉由分三次置入花材與油,在注入專用油之後會比較容易作細微的調整。在運用長瓶時,建議可以像這樣分成多次完成。
Step4
在注入專用油時
如果讓油直接澆到花材上,油的重量會壓塌花材。所以要沿著瓶子的壁面注入油。
★現在購買這本《手作浪漫浮游花》獨家限量加贈「浮游花花材手作包」乙份唷!
原文出處:手作浪漫浮游花 Herbarium
作者:浮游花普及推進委員會
譯者:嚴可婷
出版社:楓書坊文化出版社
http://www.maplebook.com.tw/index.php
小資女輕鬆打造普普風藝術牆
多個圓形放在一起,會產生活潑又俏皮的視覺效果,而這種最簡單的圖形堆疊就能打造出現今非常流行的普普風家居裝潢。小資女們,跟上這股普普風潮流,利用最易取得的報紙素材,親自做出最省錢的普普風藝術牆吧。
材料
舊報紙
白膠
顏料
水彩筆
橡皮筋
粗棉線
作法
1.將多張舊報紙裁切成相同大小,利用白膠捲成尖筒狀。
2.將完成的尖筒漆成想要的顏色。
3.在紙筒上塗抹大量白膠,並將其捲成圓盤狀,用橡皮筋輔助,使其緊密黏合。
4.捲上第二種色彩後,繼續堆疊,使其成為漩渦狀圓盤,然後重複步驟1~3製作多個大小不同的圓盤。
5.確定黏膠已風乾,利用粗棉線將各個圓盤連接在一起,固定於牆面即完成!
完成的效果是不是非常生動跳耀?喜歡圓點的女孩們,快準備、收集好材料,打造一面繽紛又藝術的風格牆面。
(圖片來源:http://diy-enthusiasts.com/diy-home/diy-wall-art-projects-using-newspaper/)
5種收納妙招,讓廚房家電超整齊!
冰箱、爐台、洗碗機,是每個廚房必備的設備,但廚房裡也常會有許多小家電或是調味料,若是儲藏空間不夠,很容易就會亂七八糟!
如果你也在為以上問題煩惱,那就來一起來看看神奇的廚房收納術吧!
1.儲藏高櫃
如果沒有很大的儲藏空間,可以將高櫃的一部分拿來放家電。
2.牆面轉角處
善用牆面的畸零空間,可以擺放果汁機或烤箱等小家電。
3.特製的櫃子
將廚櫃改造成一格一格,一櫃一家電,烹飪時使用時也更方便。
4.小家電衣櫃
如果家中有小孩,擔心他們會觸碰到家電, 可以設計一個家電衣櫃,只要一關上門,就整整齊齊!
5.懸吊式收納
總是擔心沒地方放鍋子,不如將鍋子吊起來吧!(但須注意鐵架的耐重度,才不會造成危險唷!)
有了這些廚房收納妙招,家電就不會再亂糟糟了! 趕快選擇一種最適合家中廚房的方式,動手改造吧!
照明設備的種類與特徵
本案例即搭配多種燈光,以打造出充滿光影層次感的餐廳。
例如:設在餐桌上方的天花板燈、埋在天花板裡的嵌燈、牆壁上的聚光燈等。
照明分為「主照明」與「輔助照明」 兩種。
所謂的主照明,即是可均勻照亮整個房間的燈具;而輔助照明指的則是立燈等,僅可照亮特定範圍的燈具。想要打造出能提升空間氛圍、又能增加工作效率的照明計劃,就不能僅選用主照明或輔助照明,而是應規劃出能均衡調度兩種燈具的照明計劃。
舉例來說,僅設置一盞天花板燈的話,因為光線會均勻地照亮整個空間,較難營造出良好的光線氛圍,而手部的動作也較容易產生陰影。這種時候,即可設置多盞不同的燈具,同時搭配聚光燈與天花板燈,演繹出更豐富的空間情緻。
淺顯易懂的燈具種類與主要特徵
原文出處:設計師私藏的裝潢秘訣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1427
從工作檯燈的發展看燈具的變化1/5
文、圖⊙潘炯丞/明基電通照明產品事業部
工作檯燈這樣的燈具形式從一九三零年代問世之後,其材料與結構的應用在設計師與工程師的 創意巧思之下,不斷推陳出新。在材料上,不論是鐵材、銅合金或是鋁合金等各類金屬,或是木材、塑膠等材料,甚至是紙類都可以被應用在燈具設計。在結構上,則有燈臂加上轉軸、或是金屬蛇管等等不同的形式,即使是燈臂加上轉軸這種最常見的形式,設計師們也設法使用了彈簧、鋼索或是其他有趣的機構來搭配連桿設計,創造移動自如且風格獨具的形式。
(Source: twelvetwentyseven.wordpress.com)
▲英國品牌 Anglepoise 在一九三零年代推出的工作檯燈,其彈簧與連桿的結構設計沿用至今。
然而,在材料與結構的推陳出新之餘,作為檯燈 最重要的部分–光的設計,卻是一成不變。對於使用白熾燈泡的工作檯燈而言,燈頭就是一個近似錐狀的反射罩罩著燈泡。這樣的設計用來讀本書大概夠了, 事實上在標準規格的燈泡限制之下,工程師與設計師能做改變的也不多,全周發光的燈泡很大程度限制了光學設計的自由度。回顧歷史上的幾次燈源進化,不論是1938年螢光燈管的發明,或是1959年鹵素燈的出現 ,並沒有根本地改變檯燈的光學設計方式,全周發光的光源套上一個半截的蓋子作為反射罩,仍是光學設計的基本結構,直到LED光源的出現,才開始改變這一切。
(Source:advintage-design.blogspot.com)
▲設計師 atelj Lyktan 於1973年設計的檯燈,採用螢光燈管加上半截反射燈罩的架構。
原文出處:台灣照明雜誌2016秋季版